在获得“全球第一”和“全球领先” 双认证仅过去短短一个月,雅迪集团便用一次不一样的“出海”正式打开了其国际化布局的窗口。
近日,雅迪宣布越南北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并在当地推出了四款旗舰级产品,一时间引来全越南的关注。继华为、格力、OPPO、小米等品牌之后,雅迪成为又一个“走出去”的中国品牌,成为首个“走出去”的中国两轮电动车品牌,以领军者姿态,为世界翻开新能源电动两轮车出行的新篇章。
销量第一 立足国内辐射全球
雅迪获“全球领先”及“全球第一”双认证
纵观我国两轮电动车发展史,从2000年初现生产规模,到2004年规模企业开始形成,再到如今达到产量巅峰,经过20年的野蛮生长,市场接近饱和,由蓝转红。这促进了品牌的加速洗牌,也驱动了企业不断提升品质以迎战新国标时代。而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出口数量为187.7万台,出口总额为7.9亿美元(约合52.30亿元),同比增长14.6%。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中国两轮电动车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而在几度大浪淘沙之下,雅迪凭借过硬工艺、高端产品和及时应变的企业战略迅速崛起并壮大,多年来在国内保持了最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海外合作方面,雅迪不仅从全球知名汽摩企业、院校引进高级研发人才,研发和掌握了先进技术,还通过不断与国外优秀的经销团队合作,共同开发销售渠道,目前雅迪的销售网络已经扩充到美国、德国等83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超过20000多个经销网点,全球用户累计3700万,并在2018年全球销量突破503万台,销售额突破100亿,真正实现了“全球销量遥遥领先”。
模式第一 首创“立体式出海”先河
雅迪首条海外生产线在越南投产
但如果你认为雅迪的“走出去”仅是简单的“海外输出”就大错特错了。
雅迪的国际化战略,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回来”。以此次扎根越南为例,雅迪一改以往中国企业出海的单一产品贸易输出,在越南打造了完整的两轮电动车产业链,实现了集生产基地、经销商网络为一体的垂直化经营,从出货的“贸易”模式转变为真正的立体化经营模式,一方面赋能海外、一方面反哺中国,开创了中国两轮电动车“海外垂直化经营”的先河。
而扎根越南,仅是雅迪出海的开端,接下来,雅迪将在垂直一体化的基础上,与合作伙伴分享技术能力、为东南亚消费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绿色的出行体验。同时,通过越南的区位优势,未来雅迪还将在东盟十国和欧盟快速建立起全球第一的竞争壁垒。以“越南为支点,辐射全球”为方略,构建起纵横交错的立体化产业大网,力争实现在全球市场“再造一个雅迪”的目标,为推动全球新能源城市出行贡献力量。
创新第一 以开放共融的心态走出去
雅迪位于越南河内繁华地段的形象门店
虽然叱咤行业十几年,但在雅迪身上并没有看到外露的气焰,反而像创业者一样心怀谦卑之心。在国际化进程中,雅迪不断汲取华为、格力等优秀企业的出海经验,在深耕用户体验、技术积累与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全球顶级配套资源,制造更高端品质的产品。
与此同时,雅迪也十分注重产品的本地化推广。据悉,雅迪本次特别针对越南市场推出了更适合的G5、E3、BUYE、ULike四款旗舰级产品,并对G5进行了版本升级,搭载了更强动力的电机。而在越南开的第一家门店,整体风格、外观、产品都走上了高端路线,让越南消费者眼前一亮,一举颠覆了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两轮车的固有认知。正如雅迪集团董事长董经贵所强调的,走出去绝对不能“水土不服”,海外之路要想走得更远,就要真正的融入进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展现‘全球第一’的技术、品质和品牌魅力,建立中越电动车产业共赢新格局。
智能高端车型雅迪G5-海外版在越南发布
而为了加大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雅迪也不断深化与国外赛事的合作,在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E)、俄罗斯FIFA世界杯等大赛中频频亮相。今年年初,雅迪更是邀请国际巨星范迪塞尔成为雅迪品牌形象大使,双方正式开启了双“硬汉”的合作之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一系列鲜活的品牌营销活动,这家拥有近20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愈发彰显出品牌的年轻与活力。
雅迪G5爆品风靡全球
如今的雅迪,不仅是全球突破503万台的“销量第一”,也是开创海外立体化布局的“模式第一”,更是勇于思变、开放融合的“创新第一”,而事实上,在技术、品质、渠道等方方面面,雅迪早已是国际市场的排头兵,获得欧睿国际(Euromonitor)“全球第一”和“全球领先”双认证名誉,堪称“实至名归”。在雅迪的率领之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两轮电动车企踏出国门,为世界的新能源出行力量添砖加瓦,并在世界舞台上完美展示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