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与星恒电源深化战略合作:共创电摩新未来的电池突围与产业共谋
在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从“量增”转向“质变”的关键节点,小牛电动与星恒电源宣布签署规模达3GWh的微刀电摩锂电池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从电动自行车领域全面延伸至高性能电摩赛道。这一合作并不令人意外,堪称是两家头部品牌在技术路线、市场战略和产业判断上高度协同的必然结果。
在全球电摩市场锂电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此次合作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业务增长,更预示着行业竞争核心正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与“供应链协同战”。
战略契合与信任积淀,是小牛选择星恒的核心基础
小牛电动作为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标杆品牌,始终以技术领先性和产品体验为核心竞争力。而星恒电源在轻型车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尤其在锰基锂电和高安全解决方案上具备显著优势。
双方合作已有近十年历史,星恒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小牛多款车型中(如FX Pro 2025款),经历了长期市场验证。这种基于产品性能、安全记录和供应链稳定性的深度信任,成为小牛在众多电池厂商中坚定选择星恒的关键原因。
尤其在高性能电摩领域,电池不仅是动力来源,更是差异化体验的核心载体。
小牛需要一款能够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极端环境稳定性和成本可控的电池解决方案,而星恒的“微刀电池”技术,通过“千刃架构”与“高导极芯”两大核心创新,融合多元材料与三维导电网络设计,正切中这一需求。双方联合研发的模式,进一步确保了电池技术与整车性能的高度耦合,这是单纯采购关系无法实现的。
电摩市场全场景突围,亟需技术联盟与供应链协同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2025年上半年数据,国内电摩市场销量同比略降3.57%,虽整体销量略显疲软,但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开始实施,电摩市场增势被一致看好,8月产销量已经出现明显的环比增长,用户需求涵盖通勤出行、玩乐以及工具车等多个维度。
这一背景下,小牛若要巩固其在电摩市场的领先地位,必须解决三大痛点:续航焦虑、动力性能与安全冗余。而电池技术正是破解这些痛点的核心。星恒与小牛此次合作的3GWh产能协议,不仅是为了保障电池供应稳定性,更是为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电池成本,使小牛能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区间内提供高性能产品,不仅进一步拉升在通勤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双方探索电摩出行全场景产品的新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而从长远来说,行业正面临“油电竞争”的格局重构。燃油踏板车通过价格战反扑(上半年产销增长超14%),而电摩若要与之抗衡,必须依靠持续性的技术突破和用户体验升级。而放眼全球市场,2026-2030年间行业将实现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依旧被看好。
可以说,小牛与星恒的深度绑定,实则是通过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共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护城河,进而在应对竞争、协同出海等维度建立持续性优势。
结尾
从国产电动汽车的产业生态不难看出,唯有与供应链伙伴深度绑定、共同创新,才能在新赛道上持续领先。小牛电动与星恒电源的此次合作,不仅反映了电摩锂电化的必然趋势,更揭示出未来产业竞争的新逻辑,单一企业或产品的竞争已逐渐让位于生态链与技术联盟的竞争。而小牛与星恒的联合研发模式,无疑也将成为车电技术协同开发的行业新范本。
据悉,在9月19日开幕的第23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星恒电源将重磅展出搭载与小牛电动联合研发锂电池的最新电摩车型,这些凝聚尖端技术与协同创新的电摩产品无疑将成为展会焦点,值得亲临现场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