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正文

专访陆金龙理事长:电动车新国标修订应从国情出发

时间:2016-10-25 14:15 来源:电动车观察员 编辑:特约 阅读量:

核心提示

希望政府和社会精英阶层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国家标准的修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民生出发,与时俱进、循序渐进,最终以“软着陆兼容”模式...

绵绵细雨并未阻挡观众的热情,自10月21日开幕以来,第34届中国江苏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人流如织,各展台火爆异常。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今年1~6月,电动自行车产量产量1337.7万辆,同比增长7.2%,电动自行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4.1亿元,同比增长11.4%,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好。但行业高速增长不再,同业竞争激烈,利润滩薄,正在进行艰难转型。那么此次展会透露出哪些信号,企业的盛衰由谁掌控,新国标阴影下企业如何应对?为此经济网记者独家专访了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理事长陆金龙先生。

电动车观察员:今年展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陆金龙:今年南京展,我们把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今年参展企业、展馆面积、展会规模都再创新高,但不得不看到,电动车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巨大的产能需要寻找新的出口。而去年国内生产了3300万辆的电动车,出口仅占150万辆,潜力非常大。 过去的几年,我们都把国际化作为重要的方向,今年的力度是是最大的。今年有来自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十几个国家的行业代表参展,三十个全球采购商到会。我们把世界带给参展商,也让中国的电动车企业走向世界。我相信在未来几年,生产量达到四千万时,出口能到一千五百万辆。

电动车观察员:现在出口有什么特点?

陆金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小型高档的锂电电动车比较热销,被当做一种比较有趣味的出行方式。在东南亚、印度,摩托电动车很受热捧。因为现在出口数量较少,企业尚未在国外形成较为规模的服务配套,运营成本较高。随着出口数量的增加,服务体系的完善,服务成本的降低,相信国产电动产在国外的口碑会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产业,我们也有信心在国外把它做好。